第五十七章 红尘笑痴情(2/2)
“对对对。他以前是当土匪的。跟着盖大王的。”红玉激动的都快哭了。功夫不负有心人。终于找到一个认识梁茂才的了。
青年军官是双喜。苦水井杆子和大青山土匪素來不和。直到现在第一师和第二师仍在暗中较劲。所以双喜对这事儿也不是很上心。但见这女子可怜。便道:“你來错地方了。梁茂才不在这儿。”
“那他去哪儿了。麻烦您一定告诉我。我等了他四年了。”红玉是风尘中人。察言观色的能耐极强。看出双喜不太热情。赶紧苦苦哀求。
“我听说他被直接送回南泰了。沒在省城耽搁。我就知道这些。你若是想找他。就去南泰吧。”双喜说完。命人开车走了。
红玉叹口气。搓搓手。跺跺脚。提起行李深一脚浅一脚踩着积雪远去了。
省城到处响彻鞭炮声。薄薄积雪的地面上满是红色的纸屑。再过几天就该过年了。
……
陈子锟终于回到了南泰县。自打他打进省城后。就一直沒回过自己的发迹之地。如今的南泰县和往日不可同日而语。隐隐有了一些大城市的气象。
早就听说陈主席要荣归故里。新任县长周荣春忙前窜后。不亦乐乎。召集县里头面人物开会。商议如何接待。
“陈主席是咱们南泰出去的。这次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回乡探望。咱们一定要好生接待才是啊。”周县长如是说。大冷的天他居然出了一身汗。黑呢子中山装的左口袋上方别着一枚青天白日徽。这是县太爷的标志。
士绅们纷纷赞同。如今南泰县说话最有分量的是龚稼轩龚老爷。他弟弟和儿子都在陈主席身边工作。开银行办工厂。称得上左膀右臂。龚老爷在家乡也是风生水起。连周县长也得看他眼色行事。
其次就是李举人了。这位前清时期的举人老爷自打娶了一个十八岁的小媳妇之后。身子骨倒是越來越硬朗了。帮陈大帅种鸦片是他最骄傲的一件事。也是他跻身官场的资本。如今他已经是南泰县保甲团练副总办了。当然总办是龚老爷兼任的。
大家都同意。接下來的工作就好办了。县府出一部分钱。老爷们再捐一些。争取不向百姓摊派就把这事儿办好。毕竟大家都知道陈主席最厌恶苛捐杂税。若是被他知道有人借着他的名义搜刮民财。非得掉几颗脑袋不成。
陈子锟并非单纯回乡。他又不是南泰籍的人。仅仅是在这儿当了一年半载江北护军使而已。基本上沒啥感情。这次是回來帮梁茂才主婚的。
梁茂才是南泰县本地人。梁家是大姓。不过他这一支混的不咋的。居然出了个土匪。为了这个孙子。长辈们操碎了心。如今梁茂才的祖母已经是古稀之年。最大的心思就是活着看到孙子成家立业。这事儿传到陈子锟耳朵里。当场拍板。把梁茂才绑回來成亲。还要亲自主持。让老人家长一回面子。
周县长说:“陈主席爱民如子。他交代的事情咱们一定要办好。办的体体面面。不能让人挑理。”
乡下人办婚丧嫁娶的事儿最拿手。县长一声令下。全县的吹鼓手、杠快、卖绸缎的。开酒店的都來了。纷纷表示要出一把力。
所以。根本不用陈子锟操心。也不用梁家掏一分钱。婚礼的事情就安排的妥妥的了。
陈主席乘船达南泰县码头。周荣春率领本县官员以及士绅前來迎接。码头张灯结彩。团丁三步一岗五步一哨。端着老套筒煞有介事。这几天下雪路滑。道路上特地扑了一层石子。一点也不泥泞。
众人乘坐马车前往县城。周荣春陪坐左右。称乡下到底不比省城。沒有汽车。还望主席海涵。陈子锟当然不在乎这个。饶有兴趣的左顾右盼。看到道路两旁都种了树。远处村落房舍上也铺了青瓦。赞道:“南泰县的新农村建设的不错。”
周荣春赶紧谦虚:“都是主席领导的好。卑职严格按照主席的指示精神鼓励农桑。开垦荒地。如今耕者有其田。黎民的生活水准比以往好了许多。”
陈子锟笑了笑。他知道南泰县是模仿示范县。但却不是周县长的功劳。而是郑泽如的成绩。只可惜这个年轻人还在通缉之中。自己虽然爱才。也不好赦免他。
不大工夫到了县城。城门楼子上的杂草都被薅的干干净净。石板路两旁彩旗招展。老百姓都穿了新衣服夹道欢迎陈主席。看他们红润的脸色。就知道日子过得不错。陈子锟满意的点点头。
殊不知就在他进城前。老百姓们奉了县政府的安排。刚拿针扎了手指。涂了点血色在脸上造成红润的效果。
“欢迎陈主席。陈主席万岁。”百姓们举着小旗子呐喊道。